時代的醒覺

一九九五年的新頁揭開了。還有五年,二十世紀便向我們揮手告別,身為知識分子,面對廿一世紀之將臨,究應有怎麼樣的思想?和怎樣的生活態度?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

孔子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真是一句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試縱目環視,看看我們眼前的世界:每年每月,有多少人在毫無意義的戰爭中,犧牲了寶貴的生命?有多少人在飢寒交迫中成為餓殍?有多少人於知識爆炸的年代依然目不識丁?有多少鰥、寡、孤、獨、廢疾者得不到應有的照顧?有多少曾對社會作出過巨大貢獻的長者,晚年生活竟貧無所依?有多少不幸的兒童不能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有多少人罹患不治的愛滋絕症?更有多少人生活在進步社會,富裕家庭的學童竟令人費解地走上自殺之途?……

太多了,問題實在太多了!我們終日醉心於個人私慾的追求,在名利場中勾心鬥角,眼中所見盡是花花綠綠的鈔票,心中想盡是結黨聯群,吃喝玩樂,互施小惠,互相吹噓的名不副實的社會聲譽 — 除了這些,我們的腦海還有是非、善惡、真假、對錯的觀念嗎?

今天的地球,在人慾橫流的肆虐中,不但自然環境遭受無休止的破壞,連人類自身的精神也嚴重地失去了平衡。在標主自由的社會中,不論政客或官僚,多的是巧言令色,自欺欺人的說謊者。千步之內,難尋一誠實、忠信、敢於維護正義的擇善固執之士;更可笑者,是法律中人,竟不重視法律的專嚴;能玩法欺世者,常被譽為成功的翹楚。律師之責本來是幫助犯人正確認識法律,引導他們誠實作供,接受法律的公正制裁,使不致於被枉判,但現在社會的共識是,一個成功的律師,必須能教唆犯人擺脫法律的懲處,愈能顛倒是非,愈能「死案」平反,便愈受大眾推崇。

試想想,人們作息生活的社會,這樣長期地發展下去,將會變成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假如我們終日只知陶醉於不斷增長的經濟數據,依舊迷信於「科技文化」之為萬能,百十年後,人類的精神文明恐將枯萎殆盡。那時候,「人之所以為人」這句話,不知還有什麼意義?

世界的進步,應整體地有一平衡的發展,不能偏失。科技文化,固然能將人類的物質生活不斷改進,不斷提昇。但一個人要在全球二十四小時不停的貿易關係和金融、證券的交易中,能分得出甚麼時候工作?甚麼時候休息?甚麼時候應該緊張?甚麼時候應該休閒?甚麼時候要在辦公室運籌帷幄?甚麼時候要在家庭亨受天倫之樂?要在這中間有一個妥善的安排,豈能少卻精神文明?

加州大學哲學教授馬高思(Herbert Marcuse) 曾說:「一個技術學的社會,在許多方面,都不免壓抑人的本能,結果往往使人迷惑與失望。因而不顧一切道德標準,大膽走向侵略和破壞的途徑。」

馬氏用簡單的說話,道出了現時代的病態,但他沒有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變成這樣。

假如我們要對症發藥,根治此為害眾生的「頑疾」,不能不從歷史的反省中去尋其病因。

在歷史的回顧中,我們發覺造成此種惡果的原因,除了因為現代人過於迷信科技之功能外,亦由於人們逐漸將前人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爭取得來的民主自由加以扭曲。

本來,民主自由的精神,是針對獨裁專制的統治,讓人民從被壓迫、被奴役的黑暗中解放出來。從此對於自己的命運有自由支配的權利。假如民主制度能夠做到自尊尊人,自由主義則知自我約束,我們相信,人類的生活應該是十分美好的。

但可惜,現在很多地方的民主和自由,都由於個人主義之極端化,和功利主義的泛濫而變質了。我們經常見到,標榜民主的政客,只知自尊,而不尊人;奉行自由的人士,則以放任的行為去妨礙別人真正的自由生活。

對於眼前這種偏差,假如我們還懵然不覺,不及時加以矯正,誠恐數十年後,不但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不再為個人所擁有;更嚴重者,在浩瀚無涯的宇宙中的這個小小地球,亦將不能讓人類繼續生活下去。難道若干年後世界沒日真的要降臨嗎?

原載星島日報教育廣場版大學道

夏曆甲戌年(一九九四)十二月二十八日

 

Shar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