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進步與兩岸統一危機

台灣的省市直選結束了。大家都以肯定的態度去看這件事,報章上的言論都為台灣一步一步成功地走向民主的大道而加以讚揚。

的確,台灣自開放黨禁以來,五、六年間,民主的步伐是相當急促的。正因其要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大的事業,故經常顯得「步履踉蹌」。由立法院的相罵互毆,至街頭的暴力攻擊,從熒光幕上顯示出來,莫不使人搖頭歎息。這次省市直選,雖有律己甚嚴,處事廉明的法務部長馬英九親自監督,並大聲疾呼,誓言要對涉及賄賂舞弊的競選人嚴懲,但賄選和暴力之風,仍然彌漫全島。所幸台灣民眾,經多年的普及教育,獨立思巧的能力已屆不輕易受別人左右的水平,因而於真正投票時,尚能本著良心,投下神聖一票,使這次選舉,由「選前的情緒化」過渡到「選時的理性化」,終於令選舉結果「深慶得人」。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福禍之間,顯隱難測。正當人們欣慶台灣的民主成就時,筆者卻隱隱然感覺到兩岸統一的前途,增添了不少障礙。

先說台灣方面。在這次省市直選中,民進黨大將陳水偏,為了奪取台北市長的寶座,不惜一改其熱心「台獨」的姿態,除了對「金馬問題」與施明德劃清界線外,更聲言「二十年不改中華民國的國號」。為求爭取對他品學和才幹俱有好感,獨嫌他主張「台獨」,正於「支持」與「不支持」直間遊離不定的選民,陳氏更於選前不惜在競選總部高懸中華民國國旗。

不少人對於陳氏這種一改常態的轉變,不期然泛起了美麗的幻覺,認為民進黨的本質改變了,以往所以打著「台獨」旗幟,喊著「台獨」口號,無非欲取得世代居台,對國民黨有反感的「台灣人」的支持,故對其一切所為,均視為政治上的策略。

台獨危機日漸加深不容忽視

誠然,政治上的競爭是需要策略的。但民進黨的追求獨立建國,絕不是政治上的策略。我們固不應以施明德、許信良,乃至黃信介等現任或卸任的民進黨主席的言論作評斷。但我們不妨從較為溫和的候任台北市長陳水偏的說話去分析一下真正問題。當陳氏獲選為台北市長,記者訪問他「如何扮演好第一位民選的院轄市台北市長?」時,陳氏竟回答「我不只是首都市長」,還是「國家市長」。好一個「國家市長」,話裏不是已經蘊含「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嗎?」他又說:「民進黨的精神不只是『台獨』,民進黨主張『住民自決』,台灣的前途由人民和時間去解決。」他的所謂「人民」究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人民,還是單指台灣的「住民」?他的說話,對國家民族有無歷史責任的承擔?至於所謂「時間」,陳氏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 「二十年不改中華民國國號」。然則,二十年之後又如何呢?

二十年後台灣的新生代,在「台獨」色彩漸濃的教育政策薰陶下,對於中國和中華民國的認同,頗成疑問。今時今日,標榜「保衛中華民國」,反對「台獨」的趙少康,可以取得四十多萬選票(百分之三十點一七),下一次台北市長選舉,新黨容或憑此「政綱」有機會致勝。但二十年後,台灣選民經過「新陳代謝」的更替,可以預見,「保衛中華民國」的口號,必難再獲支持。除非於二十世紀,兩岸政府能把握時機,完成統一談判,制訂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統一時間表,否則台獨危機必然日漸加深。

東西方均不欲中國強盛

次言大陸。中共政權,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於七九年起實行經濟的改革開放。

但政治方面,依舊為一黨專政局面,並無絲毫變易。六四事件,共產黨人所汲取的歷史教訓,不是政治上日漸開放,而是以力求穩定為出發,比前更加箝制。以此之故,中共政權對於台灣民主的日見進步,雖基於人心所向,而不敢貿然置喙。但可以肯定,其於國內國外,防台之心,必將更為迫切。今後在國際舞台,大陸對台灣的打壓,將更強烈。兩岸所謂事務性的談判,必然策略更多,而誠意更少。

最後談到國際。今日世界,國與國之間猶如置身海洋,相激相盪,難免互為影響。兩岸問題,中共雖然大聲咆哮:「此乃中國內政,不容他國干涉!」然而科技發達,資訊傳送無遠弗屆。加以外交、貿易,接觸頻繁。任何國家事務,很難避免別國之「干擾」,何況中國的潛力,正躍躍然動。不但亞洲國家不願見中國富強統一;即歐美各國,亦不欲二十一世紀出現一個足以與他們分庭抗禮的「東方巨人」。因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論有形、無形,有意或無意,必在中國「兩岸」採取一「制衡策略」,以達其分化目的。

台灣實行民主,日趨成熟,固然可喜可賀。但不可忽略的,則是民主潮流,排山倒海而來之際,不能忽略兩岸關係可能出現的危機。

原載信報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Shar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你可以使用這些 HTML 標籤與屬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