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智慧此中尋

答儒學二問

自「五四運動」以來,儒家學說備受曲解,有不少好學的年輕學子,往往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問:春秋時代孔子提倡禮教,是不是為適應統治者的需要,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第二問:漢武帝獨尊儒術是不是為壓抑諸家學說,推行愚民政策以實現其統治目的?
要解答以上的問題,必須從歷史的研究中去找尋答案。 Continue reading

Share

講座:梁啟超婚姻生活之智慧啟發 ﹣怎樣可以令夫婦相愛相敬之情傳之久遠?

孔子認為夫婦是人倫之大事,夫婦之情正,不但可以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還可令彼此相敬相愛之情傳之久遠!上次我們引用了元好問的名句「問世間,情為何物?」欲以在討論中舉引古人之例証與梁啟超婚姻生活之互為啟發,幫助大家認識愛情的真諦。由於大家熱誠投入,在講論過程中,出乎意料之外引發了不少既深且廣的問題和意見,使整個講座更為多姿多采,充分符合「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思辨的要求。 Continue reading

Share

追懷往事,復興新亞精神!

一九四九年,中原鼎沸,政海翻瀾。大陸易幟後,中共政權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實行以清除傳統文化為達致共產革命的手段。一時破舊立新,雷厲風行。一些自覺不能容於新政府的知識分子,便紛紛南來,託庇於英國殖民地政府統冶下的「東方之珠」。這批「過江名士」有感於祖國文化備受摧殘,花果正飄零,乃抱着「為往聖繼絕學」的精神,以自我放逐之身,勉力負起復興中華文化的責任。雖然境况異常艱難,他們兩袖清風,飄泊南來,生活常陷於困頓。但一份莊嚴而神聖的使命感,使他們在困乏的環境下,勇於奮進,在文化與教育事業上,創出令人驚異的成績:教育方面,如新亞書院,即由錢穆(賓四)、趙冰、唐君毅、張丕介和吳俊升(士選)諸位先生在「手空空,無一物」的環境下,於一九五零年創立。由於一時名學者望風雲集,且揭櫫以復興中華文化為職志,不但獲得香港教育當局禮遇,更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鼎力予以支持。十多年來,不僅培育了不少人才,最後且與聯合書院和崇基學院合組成香港中文大學。 Continue reading

Share

講座:續「梁啟超婚姻生活之解密與欣賞」

本月三十一日晚上,岑練英教授為了加深大家對「新三從四德」的認識,及透切比較我們中國人古今愛情觀之利弊得失,讓大家從中學得愛情智慧與掌握經營幸福婚姻生活的方法,特以一個千古愛情名句作為是晚的主題,相信這個晚上,大家的討論興緻將比前更為高漲! Continue reading

Share

講座:「幸福婚姻此中尋」—「怎樣應對時代的挑戰和香港的挑戰? 」系列

在這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的年代,一切事物瞬息萬變;名利之來,得之快,失之也快;真如鏡花水月,無從挽留。只有一個幸福的家才最可寶貴,最可久遠。你想營建一個溫暖的家,讓伴侶生活得幸福愉快,讓子女成長得健康快樂嗎?歡迎參加由岑練英教授主講「幸福婚姻此中尋」講座。 Continue reading

Share

香港教育的幾個重要問題

一. 學校管理 — 正當教署欲對學校作大幅度權力下放時,請注意下列各事:
(1) 校董會:
中國人社會較重關係,亦重溫情,此一特質固易於促成校務上之合作;但亦常使公事變質,以致於以權謀私。教育當局宜注意各校董之人脈關係,鼓勵其身為校董,除須熱心教育,熟悉教育則例外,還應注意個人之道德修養,使自己在全校員生心目中成為一個誠懇辦學,尊師重道的榜樣。
Continue reading

Share

理想校長所應具備的素養

隨著人口的增加與社會的需求,香港近年的教育事業,發展異常迅速。學校之設,星羅棋布,矚目皆是。以質量言之,雖未能與先進國家媲美,但頗能配合社會進展的步伐,這確是可喜之象。可惜由於教育當局施行政策之不當,輕重緩急,未能因時制宜,故教育實效,殊未能使人滿意。雖然教育水準比前提高(從一九七八年起施行九年強迫教育),但青少年德智的發展卻出現了反常的現象 –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非善惡之不分,與努力方向之不明,不單是從事教育的人的強烈感受,所有關心青少年問題的人士也感到大傷腦筋。而他們近年犯罪率的大大提高,更成為社會的嚴重問題。 Continue reading

Share

質變中的民主與科學

「一個大好的民主國家,一個本來愛好和平的民族,可能從此走上好戰之路,對戰爭的態度變得越來越輕率。這樣,出於好利之心,出於永久稱霸之欲,加上不需犧牲本國人民生命,便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怎樣能令一個只有二百餘年歷史,帶有濃厚暴發戶傾向的國度知所饜足?科學家今後的努力,能否造福世界?能否有益於人群?實在令人擔憂!」

這番說話是本文其中一段,但這是寫于十四年前五月二十二日的。可見「明是非、別善惡、識時務、通古今。」是中國人從歷史訓練中所得的能知過去未來的大智慧,此說實非虛言。 Continue reading

Share